勿以善小而不为:是否该援助非洲
当我走出台北机场门口的时候,我径直走向举着写有出租车的纸牌的人并和他打了招呼。但他并没有回应我, 而默不作声地示意我进车。 他从台北机场带我到台北市中心。 我一下车便从口袋里拿出了钱包。
三百块台币,一共十块美金。
我当时没想到那笔钱其实可用于许多不同地方。 我只不过为了图方便选择不坐捷运, 而打出租车。后来我意识到自己白花了五块美金。
我最近查了一下我那天浪费的钱可以用来买什么。 其实在美国和台湾的市场上五块美金买不到什么好东西。 可是, 在非洲恰恰相反, 如果我将这笔钱用在疟疾预防上我就能够送一顶蚊帐或者买五颗治疗疟疾的药。由于我们知道钱可以用在更重要的地方, 因此我们更有责任将这笔钱的一小部分给比较贫穷的人。 可是, 我们也不能随便捐钱给慈善机构, 我们一定要有一些规定和规则。 因此,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拯救非洲的责任, 但是我们得对援助的办法深思熟虑。 我们最好不要发放粮食给非洲人, 而要给一些可以不断地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的东西(比如教育, 医疗 等等)。
首先, 我们必须承认直接发放粮食并不是最好的办法。有句名言,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换句话说, 我们应该帮非洲贫穷的国家有拯救自己的机会, 光给这些人饭吃可不行。假使我们发放粮食将会有两个缺点。 第一, 实行该政策将让这些国家的政府更腐败。 第二, 如果联合国直接捐赠粮食给这些国家, 如此一来便会破坏当地粮食市场。 比如, 在肯尼亚1990年的时候,世界粮食组织发放了许多粮食给肯尼亚政府。 当时, 该项目有助于肯尼亚人避免饥饿。 可是经过一段时间后,因为供大于求,很多农民赚的钱比以前小了很多,所以他们决定不要再从事种植小麦的工作。 肯尼亚因为世界粮食组织的”帮助“ 而变得更不独立。
我并非主张不应该拯救非洲, 而是提出了一些跟发放粮食有关的问题。 可是帮助非洲的好办法还是多不胜数的。 这些问题主要是一些非洲国家无法使用自己的力量解决的。譬如,每年一共有一百万人因得到疟疾而死亡。虽然疟疾这个问题和饥饿的问题一开始看似有一点类似,可是其实不太一样。疟疾就是一个非洲国家不能帮助自己的一件事。进行疟疾研究所需要的资源很多。 大部分贫穷非洲国家就没有足够的资源去做研究。 因此, 我们帮非洲根除疟疾并不算“授人以鱼”而是”授人以渔“。
归根到底, 虽然我们必须把我们资源的一部分用来“拯救非洲”, 可是我们要仔细思考我们要拯救非洲的办法。 我们不应该随便帮非洲的国家做他们已经能做到的事 (比如 发放粮食), 恰恰相反, 我们要去找那些最难做到的事。 根除疟疾, 提高教育水平, 这些都是 我们可以做的。 我希望我们政府的领导可以帮非洲的国家解决这一类的事。
我呢? 我下次就会坐捷运。